书写国企改革新篇章 激活产业兴盛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4-05-17 17:19 来源:杭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浏览次数:

杭州国有资本作为“产业发动机”,致力于释放撬动效应,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向重点发展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扩链。2023年,重点围绕打赢“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两场硬仗,杭州市国资委动员指导市属国企鼓足干劲、加快发展,尤其在地铁、亚运配套项目、运河二通道、下沙港等大项目建设上强化市属国企投融资能力。2023年,杭州市属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719.05亿元,同比增长28.87%;年底,资产总额达3.01万亿,同比增长12.27%。

2024年是全市“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也是杭州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的再出发之年。市国资委将着力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引领、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顶梁柱作用,为杭州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积极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01

抓实全领域深层次的改革联动

增强发展驱动力

国有企业是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市属国有企业是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主力军。为匹配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升城市能级,杭州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迈出了铿锵步伐。

自2022年底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杭州国资完成了城投集团与钱投集团、商旅集团与运河集团、种业集团等5家企业的战略重组,新设了临空建设、能源、安居、农发、科创等5家企业,国有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战略支撑功能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今年3月,杭州市属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这是又一个事关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磅会议。本轮改革瞄准市属国有企业的功能发挥、服务保障、优势产业打造、国有资本投资等重点,启动实施市属国企“布局优化、转型升级、资本运作、基金提升、党建引领”等五大行动,进一步深化金融、基金、会展、体育、数据、人才、旅游等领域的国有资本改革,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随着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纵深推进,杭州国资国企在发展动力、激励机制、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效。今年,杭州将继续推进区域综改试验的扩围深化,完善市区两级国资国企工作联动机制,探索开展部分区县(市)综改扩围试点,加快推动国企投融资平台转型,争取打造一批标志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02

抓实市场化功能性的布局调整

增强战略支撑力

杭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方向,始终坚持聚焦实业、突出主业、坚持专业,围绕服务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支撑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速加力。

2023年6月,杭州市政府主导,整合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参与投资N支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撬动社会资本1550余亿元,有力推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大飞机、智能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地杭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对更好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杭州国资布局的主基调。

在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杭州将重点强化“3+N”杭州基金集群产业引擎地位,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探索激励约束机制、容错免责机制和分级决策制度,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投资布局,助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基金集群总规模增加到2400亿元。

在发展新知生产力方面,杭州将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打造科创生态服务平台、高能级科创平台、产业园区(孵化器)等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鼓励科创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孵化锻造更多科技领军、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

03

抓实激活力优效率的机制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当前,杭实集团和市城投集团两家国有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科改示范企业,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成效初显,国有企业发展质效向更高标准进发的动力更加强劲。

但对标国际先进、对表先进城市、对照一流标准,杭州市属国企在打造更强实力、更活机制、更高效率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聚焦释放活力、增强动力、放大引力,乘势而上,深化治理机制创新,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围绕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市国资国企将继续深化董事会建设,更高质量实施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强激励、硬约束,强调刚性考核和兑现。

围绕健全市场化收入分配机制,市国资国企将强化薪酬分配的业绩导向,建设与一流企业相匹配的分配制度,完善具有市场化竞争优势、能增能减的薪酬体系。

围绕优化考核提升效能,市国资国企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一类一策、一企一策”设置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重点加强对企业研发、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促进企业产业链、创新链发展。

04

抓实多维度全流程的综合监督

提升监督管控力

国资委的关键使命之一,是做好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过去五年来,市国资委完善和制定出台60余项制度,涵盖主业管理、产权交易、投资融资、资金信用、合规管理、国企党建等各方面,2023年修订了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加固了国资监管的“四梁八柱”。杭州将以“管资本”为主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努力构建有效有力的国资监管体系,强化监督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护航。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机制,完善国资国企内部管控机制,指导市属国企推进内审、风控、合规、追责等部门贯通融合。

进一步提高内审实效,指导企业聚焦风险领域、薄弱环节实施内审项目,督促市属国企加强对所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和国资监管要求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升级数智监管,加速推进智慧国资建设运用一号工程,强化源头治理和穿透监测,实现风险精准识别、及时预警、有效处置,构建风险管控闭环,重点加强企业资金流的追踪与管控,持续加强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05

抓实深融合全覆盖的国企党建

提高党建引领力

近年来,杭州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通过制度强廉、整治促廉、数智赋廉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擦亮国企高质量发展清廉底色。市国资委将充分发挥市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力,大力实施国企党建“五力”提升计划,积极锻造党建服务中心大局的坚强力量。

实施“政治领导力”提升计划,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健全“第一议题”落实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实施“组织战斗力”提升计划,多维度探索“党建 +”模式,在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城市运行、民生保障等各领域广泛建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突击队、服务队。

实施“发展支撑力”提升计划,重点推进核心技术人才、高精尖高层次人才清单式管理,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各类青年人才的培育力度。

实施“群众凝聚力”提升计划,搭建丰富多彩的宣讲平台,持续培育“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的杭州国资国企新风尚。

实施“自我革新力”提升计划,构建纵横交织、双向协调、同向发力的清廉国企单元建设工作格局,健全以问题为导向的清廉国企示范培育“4+X”课题动态化调整、常态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