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76637527/2023-0005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萧山13号提案的答复
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萧山13号提案《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财政局、萧山区政府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省、市、区(县)国资监管联动”
为加快构建全市国资监管“一盘棋”格局,2022年10月底,我委联合市财政局召开了区、县(市)国资国企业务指导培训会议,围绕加快区、县(市)国企改革、提升国资监管效能进行细致的政策解读,我委改革发展处、产权管理处、财务监管处主要负责人具体介绍了国资国企改革精神、对外投资监管、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国有企业房产管理、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运用、债务风险管控和资产负债约束、企业国有资产统计等情况;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处就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资产管理做了政策梳理,并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开展交流互动,加强对区、县(市)国资国企的政策、业务指导服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我市和萧山区先后启动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2022年底,我市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市国资委联合杭州萧山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市临空建投集团,杭州市和萧山区通过现金和股权出资方式,为市临空建投集团注入优质资产共100亿元。市临空建投集团作为杭州市属一级企业集团,定位为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培育发展主平台,通过和萧山区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开发合作,进一步推动萧山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初,萧山区委区政府结合当前发展实际需要,召开了全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会,提出要明确攻坚目标,发挥优势凝聚动能。按照“一年整合出成效、三年改革新跨越”的目标要求,聚焦今年打好经济发展仗、保障亚运攻坚战、走好共同富裕路三件大事,进一步细化国有企业目标任务。到2023年底,计划新增上市公司1家、AAA级企业1家,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实现质和量双突破,更加突出国企主营业务,着力完成阶段性产业发展任务,打造一批标杆园区和特色产业。区属国企资产总规模达到 5000亿元,年营业收入实现314 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7亿元,持续提升区属国企市场化竞争能力。
二、关于“厘清政企边界,确立国企市场主体特性”
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市国资委指导市属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通过加强董事会建设、配齐建强外部董事、高质量推行任期制契约化、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举措,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2022年底通过实施企业间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2023年初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台《杭州市国资委关于公布市属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的通知》,引导市属国企紧紧围绕功能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国企的战略支撑功能和“挑大梁、主力军”作用。
萧山区通过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进一步提升区属国企市场化运营能力。一是优化企业架构,靶向发力做强主业。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导向,通过跨集团战略重组,加快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与同业合并,推动同一产业上下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形成由四家区属国企和三家平台下属国企为主体的“4+3”国企新格局,推动萧山国有企业定位更加明确、主业更加集聚、优势更加突出。到2023年6月底,初步完成重组归并和股权优化,实现“4+3”国企新格局框架搭建。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多维发力提质运营。结合本次改革,修订或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职业经理人指导意见、企业薪酮管理办法、负责人综合业绩考核办法等10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稳步推进薪酬改革,持续优化人员管理,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全力确保国企改革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后续,萧山区将通过增加公司资本金、无偿划拨经营性资产、土地摘牌等方式做大公司资产;通过规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补贴等方式做强公司现金流。在公司层面,一方面,转变管理思路,盘活经营性资产,确保公司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另一方面,转变身份定位,在规范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基础上,通过多途径开发地方公共资源、公司重组合并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实现公司市场化转型。
三、关于“探索“放管服”有机结合的国资监管新模式”
探索“放管服”方面,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国资委制定了《杭州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1年版)》,制定了10项放权事项、2项授权事项、1项取消事项,进一步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切实增强市属国有企业活力。依照法律法规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调整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印发了《杭州市国资委权力和责任清单(2021年版)》,完善46项审批、备案权责内容,规范履职行为。
数字监管方面,市国资委开发运行了杭州市智慧国资数字化监管平台,将全级次监管企业的银行账户、资金、产权等要素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增强对监管企业经营性资源的管理能力;通过“智慧国资”数据与天眼查、上海票交所等外部数据源的分析比对,提升风险分析预警和防范化解能力,持续提升国资监管的数字化程度。萧山区以国企数字监管一体化为手段,强化国企党建、清廉国企、国企领导人员、员工招聘、薪酬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授权管理,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财务总监等制度,全力确保国企改革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构建起全方位国资监管体系。紧跟中央、省、市国资监管政策变化,加大对国企人才引进、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力度,对标省、市国企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政府资源要向承担重点任务的区县倾斜”
转移支付方面,近几年杭州市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各区、县(市)转移支付力度,市级转移支付从2020年的50.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76.7亿元,有力支持了各区、县(市)的发展。
政府债券分配方面,目前政府债券实行属地政府向上申报债券需求,省财政厅结合专项债政策和属地政府债务风险情况等因素分配债券额度的运行机制。市财政支持萧山区用足用好政府债券政策,发挥政府债券对重大项目的投资拉动作用,近三年萧山区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稳居全市各区县(市)前列(2020、2021两年位列第一,2022年位列第二)。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加大对区县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力度;市财政局将指导服务萧山区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券项目储备申报,提高储备发行效率,加快资金规范使用到对应项目,提高债券资金绩效推动全市国企高质量发展;萧山区将围绕“促转型、调结构、优布局、强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快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国企改革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