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综改“工具箱” 打造发展硬实力

发布日期:2023-02-15 10:51 来源:市国资委浏览次数:

近年来,杭州市以区域综改试验为抓手,坚持把区域综改放到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谋划,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区域综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2022年12月底,杭州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39万亿元,实现营收48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和5.1%,国企发展动能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杭州机场轨道快线,连接了杭州西站、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等主要枢纽,实现火车西站到机场50分钟的快速通行。

坚持“管好增量、调整存量”,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以“整合重组”推动布局优化。组建杭州资本,打造国有资本运作和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专业平台。组建新热联集团,打造产商融相结合的国内贸易行业龙头企业,2021年实现贸易额1749亿元、利润总额 34 亿元,同比增长 228%。投入80亿元以市场化方式整合13个区(县市)水务资源,打造全市配供水一体化的综合水务集团。以“重大建设”推动布局优化。近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0亿元,持续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钱江新城二期、“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开发等标志性重大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高铁西站枢纽、亚运村、地铁三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地铁通车总里程达516公里,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610公里。实施TOD项目23个,总建筑面积约451万平方米,总投资976亿元,有效加快城市延展与有机更新。以“集中攻坚”推动布局优化。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房地产集中确权攻坚行动,完成165宗、71万方房产、104万方土地的确权工作,盘活国有资产50亿元,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肯定,并两次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开展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攻坚行动,完成资产处置1037宗、盘活资产171亿元,相关经验做法获评2021年度浙江国资国企“一件事”最佳改革实践案例。开展集中统一监管攻坚行动,完成45项、147亿元经营性资产划转和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目前正积极推进最后30家市直部门监管企业的集中统一监管工作。 

坚持“产业基金引领、重大项目带动”,推动科技创新与战略新兴产业培育

以“杭州创新基金”助推创新发展。组建并高质量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杭州创新基金,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链开展投资,实现“基金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助推产业“集中、积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话语权和竞争力的产业链、生态圈。截至9月底,杭州创新基金已与红杉资本、中信集团等一批头部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基金组建规模达到627亿元,初步形成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产业投资能力。以“城西科创基金”助推创新发展。组建并高质量运行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城西科创大走廊产业基金集群,出台7条专项举措,加大资本、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投入,全力支持大走廊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全球创新策源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市区协同投资”助推创新发展。建立市、区国资联动投资机制,通过共建产业基金、共建产业园区、共同开展招商等方式,全力招引和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已与区(县市)联动设立专项子基金5只、规模150亿元,成功推动中电基石、中欣晶圆、富芯半导体(矽力杰)、零跑汽车、华瑞航空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坚持“市场导向、转换机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以“混改上市”激发企业活力。制定混改操作指引,把上市作为混改目标和主要路径,完成27家企业混改;饮服集团引入百胜(中国)解决职工持股会历史遗留问题,扫除上市障碍;热电集团通过混改做大做强,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协调2家市属国企斥资83亿元受让澳洲联邦持有10%杭州银行股权,支持杭州银行持续做大;出资17.8亿元,参与国家电网下属企业杭州电力设备制造公司混改。以“强化激励”激发企业活力。实施考核制度改革,围绕服务战略和做强主业重塑考核体系,实行分层分类监管核算。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赋予企业更多分配自主权,对创新型初创期企业和实施重大创新项目的企业给予支持。实施激励制度改革,探索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多种中长期激励约束方式,对杭汽轮、杭州解百、杭氧股份等3家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2021年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增长超过30%。以“完善治理”激发企业活力。推行外部董事制度,建立91名专家组成的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实施国企领导人转任外部董事工作,向市属国有企业委派专兼职外部董事35名。推行职业经理制度,在热联集团等22家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54人。在子企业中全面开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印发操作指引,372家企业986人签订任期制契约化责任书。以“对标一流”激发企业活力。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提升重点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杭氧集团前瞻布局特种气体、氢能产业等取得突破性进展,气体营收比重提升至60%,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标杆企业、国家科改示范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44位。杭汽轮集团累计投入7.2亿元自主研发燃气轮机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总体及关键核心部件的结构、性能、系统的研发和设计;荣获工业汽轮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67位。此外,有2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2家企业入围行业500强,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坚持“聚焦问题、补齐短板”,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

以“党建引领”强化国资监管。杭州成立了市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和组织部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党委部门和监督部门担任组员,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通过加强对国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统一领导,持续推动国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从根本上提高国资监管的政治站位和核心能力。

以“制度建设”强化国资监管。持续开展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集中整改,开展资金出借、对外担保、民企挂靠等国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问题导向,修订或出台主业管理办法、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投资负面清单、资金信用监督管理办法等38项制度,构建覆盖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并推行监管函制度,对违规大额捐赠、违规资金出借、违规投资等问题,对中介机构执业中存在的未穿透审计、风险未充分披露等问题,实施重点监管。

以“智慧国资”强化国资监管。开发智慧国资监管平台,致力构建“1+3+N”数字监管体系,实现对国企资产、资金、业务、人员等全级次、全流程、穿透式的动态监管与预警分析。目前,一期已上线试运行,实现对875户企业、3997个账户、953.96亿元资金、1096.56万方房产、105950员工全面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