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76637527/2022-000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40号提案的答复
曹国熊委员、叶泽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40号提案《关于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加快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会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作用”
为切实保障杭州创新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行,2021年,市国资委制定出台《杭州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聚焦基金投向、规模安排、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关键要素,规范创新基金的运作管理。杭州创新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分散共担、防范风险”原则,坚持与区(县市)捆绑、与头部基金合作、与产业方向结合,充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为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强化资本协同,设立抓手撬动社会资本”
杭州创新基金加强与头部投资机构和头部企业合作,通过设立行业母基金、子基金和专项子基金方式进行投资,并由合格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今年,杭州资本联合中信集团、余杭区、西湖区和临安区共同设立了首期规模50亿元的中心城西科创大走廊基金,其中,杭州创新基金认缴出资12.5亿元,三个区认缴出资12.5亿元,社会资本认缴出资25亿元。该支母基金于2022年4月20日注册,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中信金石负责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同时,杭州资本协同红杉资本推动规模280亿元的人民币七期科创基金落户城西科创大走廊。通过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技术资本等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支持大走廊科创企业发展,鼓励市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加强与大走廊范围内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支持合作子基金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资,大力支持高质量、快速成长的早期和成长期公司发展,不断完善从创投到上市的全方位资本服务,助力打造大走廊千亿基金集群,促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关于“强化产业布局,打造标志性产业链集群”
2021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编制印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硬核科技规划(2021-2025年)》,明确大走廊要以完善“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链为关键,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壮大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金融科技、创投产业、人力资本等特色科技服务业,前瞻布局新材料等若干重量级未来产业,形成“123X”现代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培育出5 家以上千亿级创新型领军企业、50 家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平台型“链主型”企业和100 家(准)独角兽科技型企业。并将以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为抓手,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扶持壮大平台型“链主型”企业、精准招引全球大企业研发总部、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加快构建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四、关于“强化统筹规划,坚持一体化融合发展”
2月23日,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区,努力成为比肩‘硅谷’的科创高地”。3月16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4月15日,市委编办印发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优化方案》,6月16日,公布了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三定”方案,实行三城管理机构由大走廊党工委管委会直接领导,党工委管委会和三区双重管理的体制,加强区域协同,统一协调发展。
下一步,大走廊将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全力落实落细《实施意见》明确的各项工作,建立统一招商体系,推进重大规划、审批服务融合,强化资源整合,有力推动人才、项目、资金在大走廊范围内自由流动、均衡布局、优化配置,以内涵式融合的方式实现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创新策源地。
杭州市国资委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