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响整合上市公司的系统战役
上海昨日打响整合上市公司的系统战役。除进行传统的资产整合外,更为重要的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民生保障项目。
系统作战特征明显
地方国资整合上市公司好事多磨,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中央企业那样的系统作战。由于缺乏系统作战,主要陈兵于金融、地产、核心产业和交通等四大领域的数千上万亿元地方国资难以顺畅地进入资本市场。上海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系列文件,可以说将地方国资系统性整合上市公司的运作推向了极致。目前,已经有十多个省市下发了鼓励国资整合上市公司的专门文件。
北京市国资委下发的《北京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样也是通过系统作战整合上市公司的战略性规划。《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0年末力争形成主业清晰、治理完善、盈利能力强的北京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群,整体或主业资产上市企业由目前的1家增加到10家以上,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由目前的37家增加到60家,30%以上的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进入上市公司。
与上海类似,北京对国资上市也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和方式:一级企业重组改制后进行整体或主业资产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借壳上市;对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一级企业,可以推动具有竞争力的优质资产或优势企业上市;已经拥有上市公司资源的一级企业,将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产业关联度高的资产或企业股权注入上市公司。
利用资本市场升级
地方整合上市公司突出系统战役,意在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
按照上海正式定稿的方案,上海利用资本市场不仅仅局限于资产整合,而是借以支持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民生保障项目。据了解,上海还将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社会金融资源与产业投资项目对接的工作协调机制,畅通资金供需渠道,共同解决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重庆,一个长短结合的目标也已明确提出:继续鼓励一批优质国有控股集团和民营企业上市,鼓励重庆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做大做强。对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实现强强合作、优势互补的重庆上市公司,政府将在政策、资源、税费等方面予以倾斜。到2012年,重庆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要达到8000亿元左右,与GDP基本形成1:1的比例。
为了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各地对资本市场尽可能地采取给予而不是索取的扶持策略。上海市国资委不但明确要求国有控股股东和国有上市公司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不减持“大小非”,还鼓励控股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权,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得到国资股东的增持。上海市国资委指出,国有企业应该成为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国有企业的控股上市公司应该成为资本市场的表率。